河南省陆浑水库运行中心欢迎您!

陆浑水库赋

赵留香
作者:   来源: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11

横断伊水兮,聚水成潭。巍威大坝兮,虎踞龙盘。西接陆浑岭,东连凤凰山。汇百川之琼浆,纳群峰之甘泉浩浩乎,居嵩州之东北;渺渺哉,处三乡之怀间。扼守陆浑雄关,抚卧大河安澜。

观夫陆浑八景,承河洛于一脉,溯历史以千年。披雾雨,戴飞雪,映七峰叠翠,举目观陆浑春晓;依活水,望温泉,惊九皋鹤鸣,倾耳听伊水秋喃。嗟乎!陆浑山川,脉系灵源。泉汇水库,波荡云天。浩浩乎!誉称洛阳之“小洱海”;幽幽哉!客恋嵩下之“石梅湾”。车引四面之宾客,舟荡八方之笑颜。春之归也,游鱼戏波鼓兴碧浪;夏至至也,海鸥穿飞影映夕岚。秋之到也,骚客荡桨仰天赋韵;冬之临也,平湖卧雪云静悠闲。千里遥至,赏世间之殊景;合家游历,享假日之团圆。诗家聚会,展李白之豪迈;师徒结队,叩前程之壮观。唏嘘哉!层,陆浑不墨千秋画卷;乐乎哉!依依恋恋,情满洛邑之“后花园”。

陆浑之地,脉续承繁。古谓“五阳湖”也。禹斧神工,劈开龙门。七峰相依,犹争雄、壮、奇、秀;积水东泄,始显山、川、岭、原。历经千余之载,区划多变频繁。朝堂更迭朝夕事,诸侯兴替谈笑间。西戎敦煌此迁,求生艰险。楚王伐陆浑,问鼎中原

伊水悠悠,灵育圣贤。禹治洪水,伊河当先。疏流导滞,开人类治水胜举;涂山会盟,启华夏文明史篇。伊尹创中药济世,商汤亲三聘扶安。两程居耙耧山麓,理学启田湖庄园。孟子卓学思凝哲理,程门立雪史载宏篇。四绝碑光照寰宇,范仲淹文镇轩辕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一语惊世,誉载前贤!耀地脉兮,凝京畿之璀璨;炳人文兮,展伊洛之壮观。

自古伊水桀骜不驯焉,旱勿相告,涝不预言竭水则人饥禾酷,兴洪则房毁田淹。夫为民而远瞩,乃收水以治患。倾九县之心力,兴利除弊;万众之血汗,治水为先。库区移民,故土依依,乡情绵绵。旌旗猎猎,肩挑车拉于栉风沐雨;炮声暄暄,锹挥镐舞于酷暑严寒。春秋六易,大坝始成,其艰可鉴!七零年引水库之水源,四条渠动七县以迅。冒石雨,劈山战;顶泥流,隧洞攻坚。血染工地,命陨期间。十九载鏖战胸纳山川,六百里“天河”气吞地天。一水牵百万结豫西世代之干旱。穿山越涵,渠水潺潺。行云布雨,听从调遣。众志成伟业,《水经》著新篇

水库司防洪、灌溉、发电、供水之职,责任重如泰山也。消减洪峰抚波定,拦蓄沧浪保民安。堤束澎湃之浪,千滩变沃土;水滋和谐之邑,万户展笑颜。青山对峙,碧水漾涟。妙施景致,一步一卷图画;巧饰生态,一阶一层灿烂。惠四方之黎庶,佑九州之泰安。皇皇乎万民称颂焉!

壮哉,高峡出平湖,明珠耀山峦览其美景,品其厚重歌其功能颂其精神。上善亦若水,治国水为先。伟哉陆浑水库。华夏治水之影鉴,大禹精神之庚传。一泓清,幸福之源。福荫千秋万代,尽润锦绣河山三市腾飞,水为保障;中原崛起,水为支撑。人水和谐,国泰民安!

注释(资料索引)

①三乡指饭坡镇、库区乡、田湖镇。

②陆浑大坝所在处,是历史上著名的汉置“陆浑关”。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》记载:东汉更始二年(24年)赤眉起义军攻长安,分兵两路,一路取道于此。“陆浑关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。若遇兵事急需,西出卢氏走商洛,南经南召窥南阳,北越宜阳、洛宁撼陕潼,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③诸国指在陆浑所建的伊国、伊侯国、伊川国、有辛之野国、陆浑戎国等。

④文献记载:其最早居瓜州(今甘肃酒泉),后逐步东迁,两周之际,迁居到卢氏(今河南卢氏县)一带。公元前638年,受秦穆公逼迫,晋惠公将陆浑戎迁徙到晋国“南鄙”之地即今洛阳伊川、嵩县一带。陆浑戎迁居伊川之后,身处晋、楚、周夹缝之中,生存环境十分恶劣,但陆浑戎还是扎下脚跟,势力不断壮大。公元前525年晋国大军南下,陆浑国灭。

⑤“楚王问鼎”出自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,见于《史记·楚世家》。楚王问鼎:楚子伐陆浑之戎,遂至于洛,观兵于周疆。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。对曰:“在德不在鼎。昔夏之方有德也,远方图物,贡金九牧,铸鼎象物,百物而为之备,使民知神、奸。故民入川泽山林,不逢不若。魑魅魍魉,莫能逢之,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。桀有昏德,鼎迁于商,载祀六百。商纣暴虐,鼎迁于周。德之休明,虽小,重也。其建回昏乱,虽大,轻也。天祚明德,有所底止。成王定鼎于郏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周德虽衰,天命未改,鼎之轻重,未可问也。

⑥据 《中国古今大地名辞典》 记载:“大禹凿龙门,辟伊阙,当时伊水为害必甚。故大禹治四水,以伊为先,伊既入于洛,乃疏入河,最后治瀍、涧也。”

⑦据明代《嵩县志》记载:禹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在三涂山举行诸侯会师。涂山之会,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

⑧二程故里两个侧门对联“道接子舆”“学贯濂溪”。子舆、濂溪分别指孟子和周敦颐。

⑨四绝碑指鲁公德、李华铭、颜真卿书、李阳冰篆。

⑩陆浑为十三朝古都洛阳的京畿之地。

九县:嵩县、伊川县、临汝县、汝阳县、偃师县、新安县、巩义县、孟津县、宜阳县。

⑫七县指嵩县、伊川县、汝阳县、偃师县、临汝县、巩义县、荥阳县。

⑬三市指洛阳、平顶山、郑州市。


[相关附件下载]


[关闭窗口]

POWERED BY 河南省陆浑水库运行中心 COPYRIGHT 2018

技术支持:北京润华信通科技有限公司